化“蓝图”为“实力” 四川凉山人才发展开新局

2022/11/22
来源: 人民网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四川省凉山州委把人才发展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制定新举措、探索新机制,全州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人才效能持续增强,为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同时,围绕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州委部署要求,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全方位、宽领域大力培养、引进、用好各类人才,不断开创新时代凉山人才工作新局面。

凉山州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凉山州委组织部供图

政策支撑 人才发展有保障

“十三五”时期,凉山全力推进人才强州建设,全州体制内人才净增1.37万余名,培训专业技术、高技能、创新创业和企业经营管理等各类人才近20万人次,充分发挥5900余名省内对口援藏援彝、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直部门帮扶干部人才的作用,统筹选派5600余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专职副书记充实脱贫攻坚一线;对接落实中央、省、州专家服务团活动,为深度贫困县培训各类人才4万人次,人才总量、质量和效益得到全面提升,人才要素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四五”是凉山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时期。凉山明确提出,要以人才引领凉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凉山起飞”。

从“十三五”时期的“支撑”到“十四五”规划中的“引领”,一词之差,体现出人才对凉山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地位将更加重要。“十四五”期间,凉山将培育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企业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加速构建人才引领发展的新格局,推动全州经济发展提高一个层次、跃升一个台阶。

2022年凉山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引进高层次人才专家100名以上,培育州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0名以上,这一举措为凉山高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了让凉山高技术产业发展集聚更多“第一资源”,1月19日,凉山州高层次科技人才座谈会召开,听取科技人才对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并要求专家人才要当好科技创新创业工作的“宣传员”“信息员”“指战员”,为推动全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2021年,凉山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0.9%。其中,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35.3%,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83.6%。由此可见,高端技术产业正在为凉山经济增长蓄势聚力。

不仅如此,在今年1月召开的凉山州委经济工作会议上,狠抓战略资源创新开发,瞄准“高精尖缺”研发特种新材料,延链发展装备制造企业,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的战略被提到日程上。西昌目前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国际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高校重点实验室9个、科技小院1个,分别在装备制造、医药、农业等领域内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科技龙头企业。

一项项先进技术,一项项创新成果,正在显现“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催生一个新兴产业、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倍增效应。

凉山州顶岗实习大学生参与筹备“四川扶贫产品销售周”系列活动。凉山州委组织部供图

扩大开放 人才引育有温度

凉山正以开放合作的胸怀,扩大引才视野,构架全方位引才格局。与成都、宜宾、攀枝花签订区域干部人才协同发展合作协议,与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等高校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

2020年,西昌市一如既往坚持开放合作,成功“联姻”上海交大、四川大学等5所高校,推动了一批产学研平台在西昌落地;建立决策咨询智库专家库,将26名高校专家人才纳入首批专家库。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深圳大学附属医院等国内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建相关学科专科联盟24个。校地合作发展开启新篇章,区域联动协同取得新突破,筑巢引凤平台越建越高。

2020年7月,凉山州人才办、团州委还联合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团委举办“人才聚力、智汇凉山”优秀青年学子家乡行系列活动,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宾夕法尼亚沃顿商学院等10所国内外知名高校的30名凉山籍学子参加活动。活动采取“走线路、看变化、谈感想”的方式,组织优秀青年学子们到冕宁彝海结盟纪念馆、会东姜州镇蓝莓基地、乌东德水电站、宁南工业园区、普格易地移民安置点等参观,切身感受家乡的巨变。凉山州还为9名凉山籍优秀青年学子颁发“凉山州青少年思想政治宣讲团讲师”聘书,凉山州人才办与团州委共同为“凉山籍优秀青年人才发展服务中心”揭牌,活动的举办也为青年学子回到凉山发展搭建了平台。

国家科技特派团在昭觉县地莫镇示范机犁点播技术。凉山州委组织部供图

乡村振兴 人才成长有源头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凉山推进乡村发展的步伐愈加坚实。在凉山州委第九次党代会上,建设安宁河流域农业硅谷被首次提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如何才能用好人才?凉山州聚焦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建设、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用好科技扶贫万里行、“博士服务团”等帮扶平台,推动近万名优秀专家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并培训种养殖户、农村专合组织、农技员等20万余人次。同时,还运用校地合作平台,建立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会理烟草科技小院等研究分院、产学研平台、产业基地120余个,加强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在今年四川省两会上,有一件《关于加大凉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力度的建议》,提案中提到,进一步加大对凉山农业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增派农牧业专业人才开展指导帮扶;在省内对口支援框架下,建立农业技术人员交流锻炼平台,通过传帮带等方式为凉山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出台激励政策,引导农业人才、专家团队和科研机构扎根凉山,为凉山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2020年5月,四川乡村振兴学院凉山分院在西昌民族幼专挂牌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凉山分院的成立是为了加强凉山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凉山乡村振兴工作开新局。

如今,举目望去,一批批饱学之才、实干之才、创新之才正在大量涌现,“人才强州”正在从宏伟蓝图化为美好现实。(朱虹 阿木)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
标签: 加强人才招引